一、出游前訂好計劃
想去的地方很多,外出的方式很多,具體安排更是五花八門,而每次旅游成功與否,是否能享受到旅游的樂趣,與旅游計劃制訂的好壞有很重要的關系。
準備階段 可通過上網和去旅行社及向親朋好友了解旅游的情況,確定旅游大致的時間和景點,然后再有針對性地收集相關的資料,如天氣、交通、住宿、飲食、風土人情、景點和當地的特產等。制定日程安排 根據假期長短、身體狀況、景點特點和交通住宿情況決定時間的安排,考慮到各種突發情況,對時間的計劃應略有寬松。
經費計劃 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旅游時間長短做好經費預算,包括交通、住宿、飲食、門票、購物和雜費等,定出每天的標準,費用應按較高的檔次計劃,以便留有余地。確定出游計劃 根據個人愛好、經濟情況和景點特點,決定參加旅行社團隊旅游或自助游,前者省事省心,后者自由自在,別有一番情趣。
準備好行裝 確定需要攜帶的證件、通訊工具、通訊錄、必備的藥品、化妝品、信用卡、錢等,根據出游地的氣候和景點情況,準備厚薄適當和適合旅游的衣物,并列好備忘錄,以方便查找。
二、旅游的目的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假日旅游已成為一種生活時尚。如果你走出家門,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或去觀賞人文景觀,一定會美不勝收。
名山大川——能讓你領略日出、云海、巧石之壯麗;三山五岳之巍峨;古剎古寺之神圣。
江海湖泊——令人贊嘆“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”而磅礴東去的長江。“落天走東海、萬里瀉入胸懷間”的黃河;又東嵐影波光的西湖、太湖、滇池之泛舟助興;觀潮不失為是怒潮奇觀,讓您體會“滔天濁浪排空來,翻江倒海山為摧”的大自然的強大生命力。
洞穴飛泉——洞穴,曲折幽深,怪石離奇;洞中的石景千姿百態,那些形神各異的石鐘乳、石筍、石柱別有洞天;泉水和瀑布幾乎各處可見,著名的有廬山谷簾泉、無錫“天下第二泉”、杭州虎跑泉等。至于滿面,凡有山必有瀑,隨處可見。
園林建筑——園林“極目皆圖畫”,園中的小橋流水、古今奇石、回廊漏窗、亭臺樓閣、廳堂館齋、古樹名木、園時花卉、珍禽異獸以及現代化的電動游戲,都能讓人流連忘返。
寺院宮觀——寺院、宮觀的文物,有不少是具有重大歷史、藝術、科學價值的。寺院、石窟、佛塔為佛教的三大建筑。它們或莊嚴雄偉、金碧輝粕,或精雕細琢,蔚為壯觀。游覽佛寺易使人修性養心,陶冶情操。
三、旅游時的穿戴有學問
一般的觀光旅游,選購運動休閑服最簡便。上裝最好以茄克、T恤、牛仔裝、小馬甲等為宜,力求舒適、輕便、實用。貼身衣褲最好選擇針棉織品,因旅游活動量大,這類衣物具有吸汗、柔軟、吸濕、透氣性能好等優點。此外還應選擇口袋較多而又方便的衣褲。因旅游時的票據、膠卷、食品等物品攜帶較多。面料方面,純棉或80%棉織品較合適,麻、絲易皺,攜帶不方便。在帽子方面,大草帽雖好看,遮陽也好,但不易攜帶。如果遇上風大的時候,帽子易被吹掉,手還必須扶在帽頂,很不方便。因此,宜戴旅游帽。
旅游攜帶的包,以腰包和背包為主選目標。如果不習慣這種裝扮,也可選擇底寬、有背帶的皮包。選擇一個類似書包式的皮包,底層寬、夾層多,耐磨或防水材料的更佳。在人多的地方或逛街時,將皮包斜背在胸前較安全,可以防竊。 襪子方面,有一種用毛巾做底層的棉襪穿起來十分舒適、透氣,。至于鞋子,軟皮做的休閑運動鞋最舒適,但價格偏高;布面膠鞋也可以,但要注意鞋底弧度設計是否合腳,鞋底彈性及防滑程度是否好
四、旅游拍照技巧
外出旅游,如何讓風光照片拍攝恰到好處?現介紹一下巧拍風光照片的經驗和訣竅:
1.不走馬觀花
初學者在風景區,常被綠水青山、紅墻綠瓦陶醉,過早地按動快門,結果事與愿違,畫面中的景像并非像實地見到的那樣美。有的拍了一兩卷膠卷,也挑不出滿意的照片,只看到了景物的表現,沒有經過觀賞、分析、比較,發現其內在特征(景物的線條結構、色調和透視關系等),判斷出景觀本質。
2.不喧賓奪主
風光照片賓主不分、喧賓奪主,是初學者的另一個毛病,什么都想要拍,什么都不突出。要知道,主體是照片中最有特征,最富有吸引力的物體,應該主體鮮明、突出。要突出主體,就要講究色調處理(用光),利用不同的受光面形成對比性色調,使背景與主體對比強烈,借以烘托主體。
3.不貪多求全
初學者到了風景區,易被亭臺殿宇或蒼松古柏所吸引,隨之頻頻按動快門,想把美景盡可能多地裝入鏡箱,故照片往往場面大,內容多,殊不知貪多求全正是拍風光的大忌。照片是一個有限的兩維空間,不可能像別的藝術那樣刻畫眾多形象,下一點功夫,拍公園一角或某一小景,往往起到以少勝多、以簡代繁的作用。
拍風景就要選擇恰當的角度和具有季節性的花草、樹木配之于最有代表性的樓、堂、館、所、亭等建筑物,相互襯托、配合,從而勾畫出游的時間和地點,顯示出栩栩如生的動人景畫,且不可包羅萬象、雜亂無章。
在出游中如遇天晴時,側光是最理想的光線,風景、建筑物、人像等采用側光拍攝是非常適宜的。它能清晰地勾畫出物體的線條,從而也顯示了空間感。如陽光充足,使用21度膠卷,1/125秒可用11光圈。晨光或晚霞(即上午9時前,下午4時后)富有藝術效果,但光線較弱,光圈可增加1至2級乃至更多一些,速度也要相應減慢,必要時用閃光燈配光。
五、野外旅行注意事項
1.用報紙引火,不易引燃木柴,應事先準備好浸過打火機油木屑,就可以引燃火苗。用石頭起灶,灶口應朝風口,剩下的三面用石頭圍起來,空氣流通越好,火苗就越旺。必須注意的是絕對不要在禁止火種的地方用火。滅火時,也要十分小心。將燒旺的火用水澆熄,確定火已全滅后,再仔細清掃灰燼殘渣,然后覆上土,將它恢復原狀,這是野餐最基本的道理準則。
2.不論是進行真正的徒步健身,對鞋子的選擇都應講究。在不平的路面步行時,鞋子的舒適與還關系到腳 疲勞的程度。步行鞋既輕又軟,十分具有機械性。購買步行鞋時,該注意的要點如下:腳尖和腳后跟的強度要適中,應有防滑條紋;試穿時,腳尖最好能自由活動。
3.在大自然中,受傷或生病的發生率較高,為了預防萬一,應隨時攜帶備有常用藥品及救護用品的急救箱。
4.被石頭攔倒或被樹枝刮傷是家常便飯,但撞擊到的若是要害部位, 就有可能演變成緊急事態。若只是手腳輕微碰撞,可用水等冷敷,再將患部抬得比心臟高,這樣的緊急處置已經足夠。頭部受重撞后發生哎吐現象便有危險,必須盡快送醫院。
5.做菜時或余火引燃衣服而燙傷時,先用水冷敷。若有自來水,則用自來水緩緩地沖洗患部十分鐘,如果引燃的衣服貼在皮膚上,同樣先以水冷敷,不可凈衣服撕下,待充分冷卻之后,再請醫生處置。
6.發生腹痛或腹瀉是常事,這時,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,先暫時保暖身體,躺下讓腹部好好何處一下。腹瀉時要多喝水以補充水份,應事前裝備好胃藥以應付此時所需。戶外生活豐富多彩,但卻有幾條共同的守則,諸如“ 不亂扔拉圾”、“嚴格管理火種”等等。先不必準備各種特別用具,待習慣之后,再慢慢地買齊各各野外用品,進一步嘗試新的挑點。
六、野外旅游應急措施
在野外旅游時,可能會遇到各種意外事故,以下介紹幾種應急措施:
被毒蛇咬傷 在野外如被毒蛇咬傷,傷者會出現出血、局部紅腫和疼痛等癥狀,嚴重時幾小時內就會死亡。這時要迅速用布條、手帕、領帶等將傷口上部扎緊,以防止蛇毒擴散,并迅速送醫院。如果實在別無他法,就用消過毒的刀在傷口處劃開一個長1厘米、深0.5厘米左右的刀口,用嘴將毒液吸出。如口腔粘膜沒有損傷,消化液可起到中和作用,所以不必擔心中毒。
被昆蟲叮咬或蜇傷 用冰或涼水冷敷后,在傷口處涂抹氨水。如果被蜜峰蜇了,用鑷子等將刺拔出后再涂沫氨水或牛奶。
骨折 骨折時,用夾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。若有人從高處摔下來傷及脊椎時,應將傷者放在平坦而堅固的擔架固定,不讓身子搖晃,然后送往醫院。外傷出血 在野外備餐時如被刀等利器割傷可采用壓迫止血法,一小時過后每隔10分鐘左右要松開一下,以保持血液循環。
食物中毒 吃了腐敗變質的食物,除會腹痛、腹瀉外,還伴有發燒等癥狀,應采取催吐的方法將食物吐出來,并多喝些飲料或鹽水。